2019年6月10日15:30,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工程学院杨杰教授在新结构试验平台综合楼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Functionally Graded Graphene Nano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 Structures》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彭林欣副院长主持,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
杨杰教授介绍了自己领导的课题组在石墨烯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功能梯度石墨烯纳米片增强复合结构(FG-GPLRC)的合成与制备、石墨烯(GPL)增强复合材料的分子动力学研究、FG-GPLRC壳的动力学特性、基于GPL的智能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相关研究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工作。杨杰教授着重介绍了石墨烯和纳米材料在诸多方面材性的差异以及为何选择石墨烯、石墨烯的不均匀分布方式对材料弹性模量和抗拉极限强度等参数的影响。
杨杰教授精彩的报告激起了现场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杨教授一一解答。通过此次讲座,我院师生对石墨烯在结构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杨胜召/文图)

彭林欣副院长主持报告

讲座现场

杨杰教授作报告

现场交流

现场交流
专家简介:
杨杰,博士,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工程学院(RMIT)教授,博士生导师,Engineering Structures 副主编 (影响因子: 2.755, JCR 一区),Mechanics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编辑委员会委员 (影响因子: 2.645, JCR Q1),Thin-Walled Structures 编辑委员会委员 (影响因子: 2.881, JCR 一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 编辑委员会委员 (影响因子: 2.082, JCR 二区),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结构稳定专业委员会委员,澳大利亚,新加坡,波兰,以色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政府研究基金评审专家,140余种学术期刊论文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动力学与稳定性,先进复合材料力学,纳米复合材料结构,结构非线性分析,智能材料与结构控制,微纳米机电系统,应用力学与计算力学。共发表学术论文300 篇,包括SCI 国际期刊论文190篇,其中 12 篇为 ESI 高被引论文,72%发表在JCR一区期刊,国际会议论文76篇,中文期刊论文34篇,论文SCI 它引总计 6300 多次,个人 SCI h-指数 52。